实验用水的级别
实验用水级别的划分同时考虑了技术和经济两项因素。制定该标准的目的在于为各类不同实验找到合适的实验用水水质,并控制实验操作成本——I 级水通常比II 级和III 级水的生产成本要贵很多。
III 级水是*低级别的实验室级纯水,推荐用于玻璃器皿洗涤;水浴、高压**锅用水以及超纯水系统的进水。
II 级水一般用于常规实验室应用,比如缓冲液、pH 溶液及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为超纯水系统、临床生化分析仪、培养箱、老化机供水;也可为化学分析或合成制备试剂。
I 级水往往用于严格的实验应用,如HPLC 流动相制备;GC 空白样制备和样品稀释、HPLC、AA、ICP-MS等高精度分析技术;缓冲液、哺乳动物培养基制备及试管婴儿;分子生物学试剂制备(DNA 测序、PCR 扩增等);电泳及杂交实验溶液配制等。
通常,人们会将I 级水用于II 级水的实验应用中,以降低实验过程中受到污染的风险。
各种实验用水标准
发表的各种不同水质标准是为不同实验应用而制定的,如ASTM® 和ISO3696® 为实验室应用而制定;CLSI 为临床实验用水进行指导;还有一些实验室使用欧洲药典或美国药典的标准作为实验用水的标准。
ASTM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Materials,美国材料试验协会) 标准
参数 | I 级水 | II 级水 | III级水 |
温度补偿到25℃的*小电阻(MΩ ● cm) | 18 | 1 | 0.25 |
TOC*大允许值(ppb) | 10 | 50 | 200 |
钠离子*大允许含量(ppb) | 1 | 5 | 10 |
氯离子*大允许含量(ppb) | 1 | 5 | 10 |
硅元素*大允许含量(ppb) | 3 | 3 | 500 |
***大允许含量 | 10 | 100 | 10000 |
内**(Eu/ml) | <0.03 | <0.25 | NA |
CLSI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 Institution ,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 标准
参数 | I 级水 | II 级水 | III级水 |
温度补偿到25℃的*小电阻(MΩ ● cm) | 10 | 1 | 0.1 |
有机污染物 | - | NS | NS |
颗粒 | 0.22μm过滤 | NS | NS |
硅酸盐*大允许含量(ppb) | 0.05 | 0.1 | 0.1 |
***大允许量 | 10 | 1 | NS |
国家实验室纯水标准GB/T 6682
参数 | I 级水 | II 级水 | III级水 |
温度补偿到25℃的*小电阻(MΩ ● cm) | 10 | 1 | 0.2 |
有机污染物 | - | NS | NS |
颗粒 | 0.22μm过滤 | NS | NS |
硅酸盐*大允许含量(mg/L) | 0.01 | 0.02 | - |
pH(25℃) | - | - | 5.0~7.5 |